專訪: 誠實面對自己~~分貝人生

GMEMS20171015GEN0420171013203941
張艾嘉(張姐)第一次拍大馬電影,絕對不是看在這部片曾在《金馬創投會議》獲百萬首獎的份上。張艾嘉演非自導的而且又是海外電影,心裡曾經有過一番掙扎。
《分貝人生》裡的情節,原來張艾嘉曾經經歷過,她深深嘆一口氣說:“我愈老愈覺得,心中富有很重要,而不是在於你有多少錢。”所以張艾嘉很珍惜現在,把事情盡力做到最好。“做不好也不會氣餒,誠實面對它。”
片名有意思
《分貝人生》這部片名很有意思,連張艾嘉(張姐)也稱讚。只是,很多人包括觀眾,都不明白為什麼叫“分貝”?其實,把“分”“貝”上下組合起來,就會變成“貧”字,直接點出電影的主題。
在導演陳勝吉眼中,“貧窮”不只是在說金錢,也可以是窮教育、窮知識,心中缺乏的事物。“物質或精神上沒辦法富裕起來,都跟貧窮有關。觀眾在電影裡看到的是金錢,但內心上的貧缺,未必跟金錢有關,這點對我來說很重要。”
張姐在戲裡感覺到、體會到的是“人的尊嚴”,因為阿強(陳澤耀飾)沒有辦法領出妹妹的遺體。原來,張姐在現實中曾經經歷過類似的事情,“一位很出名、了不起的導演過世,他沒什麼家人,他的遺體在太平間,沒有錢,也沒有人領出來,於是我們電影工作者出錢把他領出來,這件事在我腦海裡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。其實人真的是蠻可悲的,死了以後(深深嘆息)遺體都沒辦法好好處理,當下我覺得心很涼……還好他有好朋友、愛他的人,這才是人生中真正富有。我在乎心中有沒有愛,有沒有付出愛給別人,別人有沒有給你愛,我愈老愈覺得,心中富有很重要,而不是在於你有多少錢。我也曾經看過,有錢人想請一桌飯,卻找不到12個人一同吃飯!你沒有對人付出愛,到時候怎麼會有人向你付出愛呢?貧窮到底在哪裡?”
張姐續說:“在《分》裡的故事,他們是貧窮的,但他們之間的親情是富有的。”張姐第一次坐在戲院裡看《分》,隨著劇情發展,心裡感到悲傷,“在這樣的環境裡,阿強該怎麼辦才好?社工對他很好,只是社工沒有辦法做更多。社工態度很重要,幫助人的態度也很重要,而阿強不能只靠別人的幫忙,還是需要靠自己。”

導演很沮喪
《分貝人生》在2014年獲得《金馬創投會議》百萬首獎,而得獎的背後,曾經讓陳勝吉一度沮喪。“監制找我當導演時,我拒絕,因為我覺得拍電影很難,而且不是有人找我就要拍,監制找了我幾次,他說金馬創投會議的報名快要截止了,我願意暫時用我的名字掛名,結果一掛名就3年。在工作坊上老師們給了很多直接的評語,當下我很沮喪,當晚我修改了一個故事大綱。”
電影的故事本來是環繞在社工小川(顏薇恩飾)處理不同的案件,有點類似《癲佬正傳》。陳勝吉剛好看著一本美國文學家瑞蒙卡佛(Raymond Carver)的短篇小說,他覺得很有意思,因此在電影裡的故事主力發展在阿強身上,不再是社工處理各種案件的故事。
張姐好奇那年是誰擔任老師,陳勝吉笑說:“我記得李烈坐在我的前面,陳可辛坐中間,施南生坐旁邊。因之前已多次講解劇情,所以我向老師們呈現故事時可以很隨性的解說,當我轉身看施南生時,我竟然說不出話來,她的氣場太強了。”張姐聽了笑開懷。
陳勝吉繼續說:“我帶著新的故事去呈現,當時我對於得失看得很淡,沒什麼好輸的,所以我就講了一個我很爽的故事,沒想到得獎了。在頒獎禮現場我很餓,心裡只想著活動結束後有什麼好吃的,希望活動快點結束,哈哈,這是很意外的過程。”

人生要簡單
當初大馬團隊找張姐演神經病的母親,她有感到意外。“我考量到我不是在大馬生活,找我演出適合嗎?另一方面,我不是票房保證,而我的演出能帶給他們什麼?經過多次溝通,我才決定演出。”詮釋神經病的母親,張姐沒有想太多。“一個動作、劇情不能拍太多次,因為我會喘不過氣來,哈哈!”
陳勝吉在拍攝現場處於一個奇怪的狀態。“因為夜戲比較多,每天拍到早上6點,我只睡一下10點左右便起來,因為睡不著,我只好去看電影,後來我發現身體皮膚長東西,而且還延伸至腰部,(張姐問是不是生蛇?)不是,我上網搜查資料說有很多原因造成,其中一個是情緒起伏太大。我可能是在拍戲時沒有把情緒表現出來(壓抑著),後來我去幫朋友拉電線,做些不一樣的東西,結果我的皮膚問題好了。”
電影的結局讓觀眾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,陳勝吉說他心裡是有答案的。“可能阿強撐多一天就會出現轉機,順利領出妹妹的遺體等等。我不覺得這是悲傷的結局,阿強才19歲,如果他能活到80歲,他還有一段很長的時光,所以不用給他一個結局。”
張姐喜歡這樣的結局安排。“劇本裡有寫過其他的結局,但我喜歡這樣的安排,兩母子坐在車裡,下雨了,媽媽吃著雞腿,就是這麼簡單、幸福,人生就是要這樣簡單的生活。”

喜劇很重要
《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》11月25日舉行,《分貝人生》入圍兩項,即最佳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。張姐是金馬主席,她親自邀請新藝城7大元老包括徐克、麥嘉、石天、曾志偉、黃百鳴、泰迪羅賓和施南生,全員到齊擔任頒獎嘉賓。
張姐說:“我一直認為大家常常忘記喜劇片的重要性,這幾年的喜劇片太少了,香港新藝城那10年為觀眾帶來太多歡樂和記憶,現在的生活太苦悶了,大家都寫不出喜劇,所以我決定今年的金馬獎回顧新藝城的歡樂時光。我打電話給徐克他們,我和施南生、麥加及石天等人都是老朋友了,他們很開心,很樂意來頒獎,大家難得聚集一起。我有時候回香港,也會跟他們聚在一起吃飯,不久前我還請他們到我家吃飯,有曾志偉呀……”張姐當年演出的《最佳拍檔》差婆一角,便是新藝城出品。
張姐兩年前為執導的《念念》重新演唱《愛的代價》,讓許多觀眾開心不已,也讓大家久違了。張姐說至今沒有想過出唱片的事。“好多事情都做不完了,而我的年紀也到差不多了……”
其實張姐十分抗拒每次活動被指定要唱《愛的代價》。“他們都逼我唱《愛的代價》,我就是不肯唱,我不要唱!為什麼一個人只唱一首歌?我有好多歌呀,最近李宗盛唱我的《短歌》,奶茶(劉若英)也唱《短歌》,李宗盛還唱《最愛》呢!你看,我的經典歌都是好聽的,我覺得我的‘老歌’都沒有好好重唱,所以我自己要唱《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頂》,我自己拿出來唱。”